90年的回响⑰︱长19.34公里的红军长征小道

江西南部,于都河畔,水波荡漾,岁月悠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6万余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人民的支持下,静悄悄地完成了一场规模宏大、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这条长征路,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写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任时光荏苒,经久不衰、荡气回肠。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90年的回响》专栏,刊发记者深入于都采访的长征故事,在重温历史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探寻老区人民坚守初心,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谱写新时代荣光的生动实践。

伟大长征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于都县祁禄山镇风光旖旎、青山绿水。天空飘着细雨,记者一行沿着金沙村登贤广场向前,踏过木头搭建而成的金沙桥,一条蜿蜒曲折的小道隐藏在后方山林之中。

“1934年10月,3.5万余名红军战士在我身后的盘山古道上,背着沉重的武器装备、搀扶着伤员,突出重围,进行伟大的战略转移……”金沙桥边,红军长征小道讲解员胡石招撑着雨伞,风雨无阻地讲述红军在祁禄山镇的峥嵘岁月。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等直属机关以及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和红八军团从这里秘密行军,向西进发,突破第一道封锁线。

这条红军长征小道全长19.34公里。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在实地考察该路线时认为,这是迄今为止长征沿线保存最为完整、最原生态的红军长征小道。

▲红军长征小道。摄影丨全媒体记者胡宇浓

小道没有护栏,没有水泥,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保留下了思源井、登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医院等革命遗迹遗址。

采访当日,由于下着雨,金沙桥下水流湍急,崎岖的山路上满是泥泞,十分难走,“难以想象90年前的红军战士,面对更为艰苦的环境和敌人的追击,大部队如何走过这条小路。”前来参观的游客黄先生说。

“据当地老乡讲,当时红军战士边走边调整队形,走了三天三夜,大部分战士都背着棉被、枪和斗笠,衣衫褴褛,但面容坚毅,精气神十分好!”胡石招边回答问题,边带着我们向前走去,“我们这里,很多人参加红军,留下了大量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故事。”

踏过红军走过的路,听着先辈们可歌可泣的故事,记者一行一路向前……

▲红军长征小道。摄影丨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红军队伍在经过金沙村时,有一个叫石墙里的屋场,石墙里袁家倾其所有,把粮仓余粮全部捐出,把伤员接到家里悉心照料,妇女们起锅做饭、编织草鞋、为红军缝补衣服。

随后,石墙里袁家兄弟50多人,除了懂医术的两兄弟外,其余都参加了红军。根据形势需要,他们当中一部分人踏上了二万五千里征程,最终“北上无音讯”;一部分人参加了游击队,在1935年春的牛岭和马岭的两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红军长征后,凶残的敌人卷土重来,迅速包围了石墙里,将留守于此的妇幼老弱全部杀尽,把袁家的财产洗劫一空。随后,一把火烧红了石墙里……

“这个屋场在那时已经成了废墟,我们只能从荒草中残留的大堆瓦砾、残垣断壁里,辨别它曾经的辉煌。”胡石招介绍。

90年前,红军战士和祁禄山人民不畏艰险、奋勇向前;如今,相同的地方,日新月异、焕然一新。

现在的祁禄山,乡村里小楼林立,红色标语、红军元素随处可见。凭借红色资源,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胡石招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名祁禄山人,我一定尽己所能,把家乡的红色故事宣讲好!”胡石招以前是一名幼师,因为对家乡红色文化感兴趣,她常趁着周末了解家乡历史,再讲给孩子们听。后来因为热爱,胡石招辞掉了幼教工作,成为一名全职的“家乡宣传员”,热情洋溢地述说着祁禄山的点点滴滴……

责任编辑:黄岚

举报电话:0792-278122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