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石门楼镇积极联络沟通老干部、有影响力的在外经商人士、有技术有经验的务工返乡人员等乡贤,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引导热心乡贤反哺家乡,积极投身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公益慈善、移风易俗等家乡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发挥乡贤“导师团”作用,助推村级发展。石门楼镇坚持以“乡土、乡情、乡愁”为纽带,积极联系发动乡贤“衔泥归巢”,引导在外乡贤回乡创业和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目前成功引进了欣健金银花基地和河垅村鹌鹑养殖基地,有效盘活了村集体经济,促进了村民增收。廒下村欣健金银花基地,每年采摘期能带动周围30余人务工,工人每人每天有150元左右的收入。该企业更是以市级龙头企业为基础,成功申报了九江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河垅村鹌鹑养殖基地占地面积1200m²,养殖鹌鹑12万羽,日均产蛋约3000斤,实现年均纯收入30余万元。在乡贤引导下,西桥村和新牌村花生基地已分别完成200亩和150亩的花生种植,可分别产生收益24万和18万;中村村投入资金80万元在县建材市场建设服装加工厂,预计可以实现年盈利25万元;河垅村投入资金50万元在河垅村黄泥脑建设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
发挥乡贤“老娘舅”作用,创新乡村治理。石门楼镇积极探索“乡贤+治理”的模式,利用乡贤人士的智慧和特长,充分发挥乡贤在征地拆迁、拆除乱搭乱建、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小组评议会”“板凳会”、无职党员“话事人”联系群众“1+N”行动等形式让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让硬治理变得有人情味,有效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石门楼发挥乡贤作用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拆除废弃危旧房、猪栏、乱搭乱建等40多间,全镇风貌焕然一新。
发挥乡贤“志愿队”作用,助力公益慈善。石门楼镇乡贤情系家乡,致富不忘根本,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奉献爱心,以各种方式参与家乡建设,助推家乡慈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目前为止,石门楼镇乡贤捐助资金在政府、银炉村、白桥村、石门村、田铺村分别成立了爱心基金会,爱心基金会的资金用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开展爱心慰问活动等。近年来,全镇共资助品学兼优和贫困学子1000余人,资助困难老人400余人,开展爱心活动30余次。
发挥乡贤“领头羊”作用,引领乡风文明。石门楼镇充分发挥乡贤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选取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工作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乡贤加入红白理事会班子,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红白理事会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对喜事、丧事等加以规范,并倡导勤俭节约。乡贤通过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入户开展移风易俗志愿宣传活动、开展文明家庭评比等方式引导村民形成良好文明习惯,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行为,做到遵纪守法、遵守村规民约、抵制陈规陋习。
在众多乡贤的关心支持下,石门楼镇乡村振兴步伐迈得更加沉稳有力,在全镇形成了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村民自治为基础、乡贤广泛参与的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陶茜茜)
责任编辑:黄岚
举报电话:0792-2781222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