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江西仅10人获评!

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之际,7月26日,在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组织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军地相关部门联合表彰张富清等401名同志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表彰北京市通州区光荣院、中国人民解放军32122部队等91个单位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表彰闫永杰、肖哲等76名同志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江西武宁宁达颐养院董事长、院长张项理退伍不褪色,以军营锤炼出来的坚强果敢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为坚实根基实现一次次华丽转身,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橄榄绿成就人生辉煌

张项理,江西武宁宁达颐养院董事长、院长,九江市养老行业协会副会长。他17岁入伍,当过炊事员、连部文书、团部文书、师部宣传员,在部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多次受到嘉奖。退役后分配到县教育局工作,后下海经商,小有所成后毅然返乡办学,并积极投身养老事业。军营锤炼出来的坚强果敢与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是他成就事业的最坚实根基。因而每一次转身,他都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退役军人的楷模。

教育奇迹创造者

1986年,张项理退役后分配在武宁县教育局工作。骨子里的军人血性使他不想安于现状,1992年辞掉工作南下广州追寻人生梦想。他从推销员干起,短短几年便创办了一家涉及装修、物业、旅业、房产中介和建筑材料等行业,具有6家分公司的中型企业。

正在事业风生水起时,2001年,到广州招商的武宁县领导希望他回乡投资办学。张项理生于教育之家,又在教育局工作过,对教育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他欣然应允,带着辛苦打拼赚下的千万元资金,回乡创办武宁私立宁达中学。

张项理认为,不仅要办一所好学校,更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带动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提出了“创办人人平等的普适教育,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坚持走新课改之路,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成功构建了“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使宁达中学成为闻名全国的课改典范。中国教师报先后以头版头条报道《宁达中学的教育魅力──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从“临帖”到“破帖”》;发表评论文章《解决问题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宁达中学的七个实在》《巧用“问题学生”资源》和专访《我要把“传统课堂”这堵“南墙”轰然推倒》《从“课改”到“教改”》《“山寨”校长的课改之路》等。江西日报刊登《“教”以“学”为本》《放养教学,我的学堂我做主。江西教育刊登《一切让实践作答》《让学生充满生命活力》等文章,江西电视台以“把学习交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孩子——一个山区中学的教改探索”为题在新闻联播节目重点报道宁达中学的课改先进经验。2009年,“全国新课改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大会”“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等会议在宁达召开。宁达中学成为“全国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被评为“全国高效课堂九大范式”。在实施新课改的实践中,由张项理主持的江西省重点课题《自主式、开放型课堂研究》顺利结题并被评为江西省优秀课题。张项理主持编写的初中教辅资料《课堂指南》在全国发行。

张项理创造了中国教育的奇迹,他两次走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先后获得“第四届全国十佳民办学校校长”“第五届全国十佳中学校长”“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全国课堂教学创新先进校长”等殊荣。

农村养老拓荒人

2015年,武宁城区扩建,由于部分校区在扩建范围内,县政府与张项理商谈征地拆迁及学校转型事宜。当时有人向张项理建议,宁达中学地处新城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如果开发房地产,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张项理却说:“我办学校是公益事业,现在我还是继续做公益事业吧。当前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儿防老’模式适应不了这个时代,加之武宁正在打造“康养小城”以推进全域旅游,需要社会力量助力养老事业,我就办一个养老机构吧”。本着“替儿女尽孝、帮社会分忧、为政府解难”的人文情怀,张项理将原宁达中学规划建设成一个占地面积92亩,总建筑面积70000余平方米,养老床位3000,总投资3.6亿元的园林式、现代化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第一期投资2000余万元将原校舍改造成了一个具有360个养老床位的养老示范基地,即宁达颐养院,并于2017年初开始营业。

当时养老事业在中国还仅仅是起步阶段,对于武宁这样的山区县来说则完全是空白。张项理面对无管理经验,无服务技术,无成熟人才的“三无”状况,他首先带领一班人到武汉、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的养老机构参观学习,并分期分批派人到养老培训机构培训,提高员工的管理、护理技能。然后在摸索中完善出一整套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服务流程,使颐养院的服务管理程序化、规范化。

张项理认为:“养老服务三大事,即怎样让老人吃好、睡好、玩好。”为了让老人吃得好、吃得科学,他成立了一个由老人代表、管理人员、护理人员、医务人员、厨师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并亲自参与制定老人食谱。当过炊事员的他还经常下厨为老人烹饪菜肴,特别是颐养院开业以来的三个春节,张项理都是亲自为留院老人做年饭,待照护老人吃完年饭后,才驱车160多公里回家与家人团聚。

两年多来,入院老人由开始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不仅在院老人交口称赞,社会美誉度也越来越高。今年四月初,中国老年产业控股集团总裁柯松在参观宁达颐养院后评价说“宁达颐养院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在国内来说都是一流的”。

公益宣传排头兵

2018年12月26日,江西省文联展厅举办“野性·律动”非洲摄影作品展暨研讨会,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中新网、大江网、江西日报社、江西电视台等全国权威主流媒体跟踪报道,而活动的主角正是退役军人张项理。

近年来,张项理在摄影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先后荣获国际、国内摄影大赛奖牌200多个,入选作品1000多幅。2014、2015连续两年荣获江西省“十佳”摄影人物,2015年度评为PSA china国际摄影杰出人物。由于成绩非凡,他先后被吸纳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摄影学会会员。

1982年,张项理在部队宣传科工作时开始接触相机,之后便和摄影结下不解之缘,摄影成了他下海经商、创办教育、从事养老等事业之外的又一亮点。不过,张项理在摄影方面最为人称道的是,用镜头记录家乡的美好瞬间。他拍摄武宁山水风情的作品多幅荣获国际国内大奖或发表在重要摄影刊物。如《一箭双雕》获第23届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赛优秀作品金奖,《犹如明镜》获第23届新加坡国际摄影艺术展绶带奖,《柳山春早》获江西农业摄影大赛优秀奖,《樱花舞西海》等发表于《中国摄影报》。他还有50多篇拍摄武宁山水风光、民俗风情的作品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光明网以及香港凤凰网、中华时报等权威媒体发表、转载。通过他的镜头,山水武宁无数精彩的瞬间定格成一个个永恒的经典。

扶危济困慈善家

张项理认为:“企业家更多的是承担社会责任,财富取之于社会,也应造福于社会。”张项理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个人捐助了38000元的钱物。办宁达中学时,他每年拨出6万元专款资助那些贫困生就读,有些贫困生甚至一直资助到大学。办颐养院时,对一些困难老人也是经常减免费用。

2004届学生胡飞雪是官莲乡人,该生家庭条件贫困,但她懂事,学习勤奋、踏实,成绩优秀。张项理了解到她的情况,当即决定资助她。在校三年直接资助的现金就超过5000元。在该生2007年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后,张项理依然每年资助她3000元。胡飞雪深有感触地说:“是宁达这条小船载着我驶向人生的彼岸,是张校长这个好人让我追求理想的脚步更坚定……”,这是她的肺腑之言,也是所有受张项理校长资助的贫困生共同发出的心声。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多到张项理自己都记不过来,如2005届学生陈佳佳,2006届学生王月红、方舟,2008届的周佐健等数百名学生都受到张校长的大力资助。张项理总是用自己一颗博大和热爱教育的心灵滋润着“宁达”这方热土,滋润着家乡那些贫困孩子的求学梦。

据不完全统计,张项理近十几年来共向社会捐赠财物200余万元,多次获得武宁县光彩事业先进个人。 

几十年来,张项理始终保持着一名军人的初心。他经常这样说:“尽管脱下了军装,但自己永远是个兵。”他的不凡业绩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以及社会群众的广泛认可,先后荣获“九江市劳动模范”、“九江市十大创业先锋”以及“武宁县先进工作者”、“武宁县优秀共产党员”、 “武宁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第四届全国十佳民办学校校长”“第五届全国十佳中学校长”“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全国课堂教学创新先进校长”等荣誉,并当选为第十四届九江市政协委员、第十五届九江市人大代表。退役多年的他,身上的橄榄绿却从未褪色。也正是这抹动人的橄榄绿,成就了他辉煌的事业,映照出他朴实的家国情怀!

扫一扫关注“山水武宁”客户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