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水稻制种“赶花”忙 乡村致富有“稻”路

眼下,正值水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节,江西多地水稻农田呈现出一片繁忙的“赶花”景象。

在赣州市信丰县崇仙乡东水村水稻制种基地里,农户们两两一组,手牵尼龙绳,深入田间,掀起一阵阵“稻浪”,将父本的稻花花粉扬起来,为母本稻花授粉,提高制种的结实率和产量。

据了解,“赶花授粉”是杂交水稻制种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着水稻的产量,对温度、湿度等要求较高,在授粉前需不断观察稻花的状态。“赶花是有时间性的,一般是在上午9点到11点,那个时候刚好母本它就会打开口子来,授到花粉以后,就会提高他们结实率。”崇仙乡农技站站长吴日龙介绍道。

崇仙乡东水村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因此成为杂交水稻制种的“沃土”。此外,崇仙乡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引进企业,采用订单农业,全程“大托管”机械化作业的方式,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据统计,东水村今年共发展杂交水稻制种面积1000余亩,预计生产种子50万斤,产值达400多万元,带动8000余人次就近务工。

走进抚州市广昌县长桥乡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阵阵稻香扑鼻而来,“赶花人”抢抓晴好天气为杂交水稻进行人工授粉。据悉,水稻的扬花期约为7天,“赶花”授粉的情况将决定结出稻谷的数量,对最终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今年我种了50多亩水稻,都是水稻制种,现在已经到了授粉期,每天的盛发期大概是10点到11点钟之间,我们进行人工赶粉,每天赶两次,这样的话可以提高那个水稻的结实率,增加产量,预计今年可能每亩能达到400来斤左右。”广昌县长桥乡上凡村农户刘冬贵说。

近年来,长桥乡因势利导,依托山区昼夜温差大、小气候条件好等资源条件,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列为首位产业,全面推广“良种+精种+高产”减肥增效技术,让农田中的水稻结出“金种子”,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截至目前,长桥乡全年制种面积达1.2万亩,产量0.23万吨,制种产业每年能为乡中700户农户带来2000万元的纯收入。(总台记者 杨斌 敖刚 央视网记者 胡梦洁)

责任编辑:黄岚

举报电话:0792-278122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