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位于我县泉口镇纽丝村的富山,满目葱茏,鸟语花香。山间的银杏树摇着墨绿的小扇子,沙沙作响;桃李硕果累累,散发诱人的果香;西瓜秧抽出长长的藤蔓,开着黄色的小花……
洪老站在山顶上,迎着习习凉风,望着生机勃发的富山,望着山下炊烟袅袅的村庄、绿油油的稻田,欣慰感油然而生。为了眼前的景象,他已在这里劳作了十年。
洪老是家乡人对洪苑凤的尊称。他是一位从纽丝村走出去的成功企业家,一位终生都在以军人的作风要求自己的退伍军人。
第一个辞职下海的人
1954年,洪苑凤出生在纽丝村一个普通农家,家里有兄弟姐妹八个。在他三年级时,父亲罹患肺结核,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可想而知。贫穷、饥饿如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整个少年时代。
1972年,18岁的洪苑凤光荣参军。在部队,他不仅可以吃饱饭,学到了许多在农村学不到的文化技术等方面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率直严谨、开拓进取、雷厉风行、纪律严明的军人特质。就是这些军人的特质,让他受益终生。
1976年,洪苑凤退伍回家,被安排在泉口公社的月坪中学教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为了让下面的弟弟妹妹们过上好日子,洪苑凤一放学就到学校的后山开荒种地。可无论他怎么拼命干,还是摆脱不了贫穷的命运。
两年后,洪苑凤等来了命运的转折点。1978年,改变亿万中国人命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
洪苑凤虽然身处赣北小山村,但他时刻通过报纸杂志等刊物关注国家大事,他感觉到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当年,他就向学校递交了辞职书,辞去教师公职,成为当时武宁县第一个辞职下海的公职人员。
接下来的四十年时间,洪苑凤务过农,办过木材加工厂、开过煤矿,最终凭着自己过人的胆识、睿智的眼光及过硬的作风,在武汉创办了四家企业,范围涉及石材矿山开采及加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宾馆酒店和旅游等行业,年产值数亿元。
叶落归根回乡创业
“落叶”是洪老的微信名。可见在外创业多年的洪老是多么的思念家乡。
2013年,60岁,洪老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二个转折点。这一年,他作了一个让家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他要退出武汉公司的管理,回家乡发展农业!他的想法遭到儿女们的强烈反对。儿女一来担心他年纪大了,回乡搞农业太辛苦,怕他身体受不了;二来凭洪老多年在武汉打下的基础,哪怕他啥都不做,一年至少能为公司带来上千万的利润。
可是洪老铁了心要回乡。
2013年春,洪老回到泉口镇纽丝村,成立了江西宝辰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流转了富山3700亩荒山,种植花卉苗木、茶叶、果蔬等产业。
纽丝村地处赣鄂两省交界,离集镇10公里、县城70余公里,山多地少,是典型的山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而此时的富山遍地都是芭茅和石头,火灾隐患非常大,用老百姓的话说是“三年一大烧,一年一小烧”。
要想发展产业,就必须改变富山的现状。回乡之初,洪老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在山上修路、通水、通电,还在周围挖了三十米宽的防火带,种上防火林,彻底解除了富山的火灾隐患。
眼前的洪老,身穿迷彩服,脚上一双解放鞋,中等身材,腰背挺拔,脸色红润,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个身家数亿的企业董事长,也看不出他已年近七旬。“因为我劳动,我很快乐。”洪老说。
每天早上五点半,洪老就开着他的越野车,带着到他的基地务工的工人到山上做事。他与工人们一道挖坑、种树、除草、施肥、采摘,中午还给工人们做饭。虽然很忙碌,也很辛苦,但洪老乐在其中。
经过辛苦劳作,昔日芭茅遍地,乱石丛生的富山已种植红豆杉、金丝楠木、银杏、桂花、檫树等珍稀树种50余万株,茶叶500余亩,还种了桃、梨、李等水果,各种应季的蔬菜、农作物,养了猪、羊、牛、鸡鸭鹅、鱼等,一个生机盎然的立体生态农庄初具规模。
到了2019年,农庄开始有了收入,如今,当年种下去才拇指粗的树苗,长到有碗口粗了,每年都有苗木出售到全国各地,年产值稳定在1000万元以上。“现在我的农庄估值有几个亿了。”洪老自信地说。
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家乡做点事
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回乡投资创业?对于这个问题,洪老的内心很清楚,除了思念家乡外,最主要的还是想趁现在身体还健朗,尽量为家乡做点事,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有钱赚。“做农业,就是做情怀。”洪老说。
成国林是纽丝村的村民,夫妇俩都是先天聋哑,外出打工不太可能,在家务农又没什么收入。自从洪老回乡创办宝辰农林公司以来,他与妻子都在基地务工,每月都有4000至5000元的收入,一跃成为村中收入较高的家庭。
60多岁的陈学林早年因为身体的原因,家庭条件不太好,洪老就给他安排点轻松的活,让他在公司务工,每天给他开200元的工资,增加他的家庭收入。这让陈学林感动不已。面对村民的感谢,洪老轻描淡写地说:“都是乡亲,我能帮一点是一点,只要他们愿意做,我都会接收的。”
由于在洪老这里做事的工价高、账好结,村民们都愿意到洪老公司务工。目前公司有长期工10余人,其它临时性、季节性工人300余人,每年发放工资300余万元。
在洪老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最近,洪老又计划把与富山相连的另一座山——高泉山,流转过来,与武汉一家国有企业达成共识,与其共同投资5亿元,在这里开发农旅项目。目前项目的设计方案已出台,正在紧锣密鼓地报批、立项当中,计划今年8月动工兴建,2024年“五一”期间就可以对外营业。“有了旅游业的带动,就会让更多的老百姓可以参与进来,那么我们泉口的经济就会有更好的发展。等把这些安排好了,我就可以放心退休了。”洪老坚定地说。(余慧琳)
责任编辑:胡育凯
举报电话:0792-2781222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