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社会正经历罕见的多重风险挑战。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世界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这是对构建世界安全格局作出的中国解答,为解决当今世界安全问题贡献的中国力量,为应对未来世界安全变化提供的中国思路。
以和为贵 实践示范
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走出冷战思维陷阱,有效促进全球安全?中国一直在思考。
2014年4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亚信峰会上提出“亚洲安全观”,这成为区域安全合作的“亚洲经验”和“中国经验”的聚合体,体现出亚洲解决自身安全问题的东方智慧。面对全球所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和信任赤字,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
今年2月,中国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这是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就全球安全问题作出的系统科学回应,蕴含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处理中国同外部世界关系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从概念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内在逻辑看,文件强调的“六个坚持”,是针对当今世界安全困境中的种种症结,提出的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方案。这些主张环环相扣、彼此呼应,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新世界指明了新方向。
全球安全倡议描绘了“各美其美、协和万邦”的理想场景,是各国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目标导向,也是中国智慧和中华文化中“合作”“和谐”理念的现实投射。全球安全倡议源于中国“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保合太和”的安全目标、“万国咸宁”的安全理想等最为深厚的中国文化哲学基础。历史和现实早已证明,世界共存共荣需要各国相互包容、尊重、学习,而非贬低、蔑视、排斥;导致冲突的不是文明的差异,而是政治的封闭自大与经济的极度自利。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一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深入诠释全球安全倡议的时代意涵,生动擘画出未来国际安全事业的宏伟蓝图,加速推动这一国际公共产品更好造福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方同各方一道,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见效,努力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礼之用,和为贵。”今年3月,沙特和伊朗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加强双边关系。中国是推动沙伊复交的重要力量。中国自2022年12月开始便通过多种渠道向沙特,特别是向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表达愿意充当沙伊和解桥梁的想法,为开启两国对话努力创造机会;今年2月,中方邀请莱希总统来华访问,在中方的不懈努力下,伊朗也同意了中方提出的关于就沙伊两国关系进行谈判的建议。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被视为中东地区宿敌的沙特和伊朗在断交七年后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成功地“翻开了沙伊关系的新篇章”。如今,中沙伊三国均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中国促成沙伊和解充分说明,战争和制裁不是解决争端的根本之道,对话协商才是化解分歧的有效途径。中国秉持以和为贵、睦邻友好的原则,推动沙伊复交,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这充分证明全球安全倡议的实践价值,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担当。
义利相兼 共同发展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当今世界,各国基于不同的义利观,坚持不同的外交理念,表现出不同的外交行为。在21世纪的今天,一些国家仍在固守零和博弈思维和冷战对抗观念,将私利置于外交理念及外交行为的首位,以集团对抗和牺牲他国安全来换取自身绝对安全。中国始终以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努力化解争议矛盾,谋划互利共赢的未来。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正是看到了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当道,人类安全和发展赤字不断恶化的现实。
全球安全倡议认为,唯有跳出一己私利的狭隘安全观,才能摆脱追求“绝对安全”的理念困境;唯有从世界大同的道义出发,才能真正有效解决各种安全问题;唯有统筹好安全与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全球安全倡议扎根于历史,延伸向未来,充分贯彻义利相兼、共享安全、共同发展,为世界提供了一条规划清晰的发展脉络和安全路径。
今年5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在西安举行六国建交以来首次实体形式的峰会,这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峰会,绘就中国与中亚关系新蓝图,开启双方合作新时代。这次峰会是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重要实践,更是中国履行承诺的现实表现。中国积极落实现有的安全合作,努力开拓新的合作道路和合作方向,全面深化全方位合作机制,丰富全球安全倡议内涵,积极拓展合作新形式和新领域。
中国中亚合作新时代的开启,建立在双方积极探索安全互信与互利共赢合作的基础上。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中亚成为“一带一路”首倡之地。10年来,中亚五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发展战略,中国同中亚各国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显著加强。在共建“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双方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发展成果惠及面不断扩大,安全与发展齐头并进,中亚地区率先成为国与国之间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合作共赢的示范区。这是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安全是发展的基础,发展则会进一步促进安全。过去10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机制协同协作,发挥政策沟通的引领和催化作用,持续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探索促进共同发展与合作安全的新路子,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1月,中国已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社会、海洋、电子商务、科技、民生、人文等领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作为全球安全倡议概念的提出者,将率先坚定不移地履行全球安全倡议,与国际社会一道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积极应对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共同守护发展地球家园,并肩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倪春乐)
责任编辑:邓丽君
举报电话:0792-2781222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