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是新时代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日益壮大,数字企业、平台的大量涌现,对我国经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影响着就业市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一种基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经济活动。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国内GDP比重提升至41.5%。而据统计,2021年,产业数字化领域招聘岗位已经占总招聘数的67.5%,招聘人数占总招聘人数75.8%,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将会带动3.79亿人就业。可以说,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新型就业岗位的“孵化器”和“蓄水池”,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成为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
数字经济促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新工作种类和新就业模式的涌现,对于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经济发展引发就业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数字经济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传统产业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型。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出现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创造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就业岗位。
其二,数字经济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市场,促进了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新兴产业的崛起使得大量新型岗位也随之涌现。
其三,数字经济促进了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数字经济强调创新、技术和知识,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创造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对劳动者的要求相对较高,带动了人才结构的升级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此外,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个体创业和自由职业者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途径,以更加灵活和自由的方式参与就业市场。总体来说,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推动作用深远而长久。
数字经济带动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增量的主要贡献来源。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影响着传统就业形态,并带动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新技术-经济范式下的新就业模式,一方面借助先进的生产、管理、服务手段,如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它也刷新着传统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就业与创业的观念认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新就业形态的典型代表是平台雇佣模式,工业互联网平台就业、信息内容平台就业、电商平台就业、劳务平台就业是平台化就业的四种主要模式。新就业形态在雇佣关系、组织方式、就业边界等方面都区别于传统雇佣模式,与传统的岗位形态相比,更具备灵活性、高收入性和自主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占就业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外卖骑手约1300万名,接近全国人口的1%,数字技术通过灵活安排工作和算法匹配促成灵活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显示:我国净增158个新职业,其中有97个是数字职业。智联研究院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95后”和“00后”已经从事或者意向尝试灵活就业。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群体逐渐成为灵活就业主力军,部分企业也倾向于扩大灵活用工规模。
数字经济对新就业形态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一是促进新就业形态的普及。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新就业形态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就推动了新就业形态在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中的普及。二是推动新就业形态人员的技能提升。新就业形态对劳动者所需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数字技术的应用更加普及和广泛,从而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学习和技能提升机会,帮助新就业形态的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三是为新就业形态提供数字化工具。数字经济发展带动了数字化工具的广泛应用,而数字化工具为新就业形态提供了必要的设备支持和基础资源。例如,无论对于外卖配送员还是电商主播来说,智能手机和快速稳定的网络都是其必不可少的工具。
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促进就业的作用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经济作为“新引擎”,不仅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也推动就业朝高质量、可持续转向。数字经济时代,新生产力的不断涌现,更加精细的分工和高效灵活的生产方式,为劳动者创造了更多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劳动者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就业能力提供了新的助力。
然而,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新就业形态、模式而来的一些新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是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人才供给还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具备“高、精、尖”数字化专业技能的人才更为稀缺,成为制约数字化就业的关键发展瓶颈。二是目前实施的劳动法与新就业形态存在明显的不匹配,数字平台企业的不规范用工问题突出,灵活就业权益保障不足,利益分配机制也有失公平。三是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为就业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就业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更充分地发挥数字经济促进就业的作用,社会各方面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变化、满足现实提出的新需求。
第一,不断满足数字经济发展对具备数字化素养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但劳动者就业能力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要通过政策、资金扶持,为数字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通过提高社会数字人才的工资待遇和医疗保障来扩充专业型人才,适应数字化发展新趋势。另一方面,要发挥数字平台的作用,积极实施“互联网+”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等模式打造公共学习平台,以培育数字化人才来支撑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不断满足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服务提出的新需求。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来满足更加复杂和丰富的就业需求,例如远程就业咨询、在线招聘、创业培训等。数字经济时代,就业市场的快速变化,迫切需要劳动者及时更新就业观念,而智能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能够应对更加复杂丰富的就业形势,为个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数字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更好地为就业市场提供个性化的求职服务,例如根据求职者的专业背景、技能水平、工作经验等量身定制职业介绍和培训方案。就业服务机构需要加强自身的数字化素养,提高自身数字化技能,建立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以提供更快捷、更方便、更高效的就业服务。此外,还需要拓展就业服务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群体,不仅要服务于受过教育的青年群体,也要服务于二次就业人群、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为更多需要就业帮助的人解决就业困境。这也需要就业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持续提高专业素养,为市场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就业服务,构建更强大、更有竞争力的就业服务体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