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部,于都河畔,水波荡漾,岁月悠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6万余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人民的支持下,静悄悄地完成了一场规模宏大、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这条长征路,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写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任时光荏苒,经久不衰、荡气回肠。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90年的回响》专栏,刊发记者深入于都采访的长征故事,在重温历史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探寻老区人民坚守初心,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谱写新时代荣光的生动实践。
伟大长征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最后一次见面,他在哪?是什么样子?”
“在四川,身挎步枪,拿着一个牛皮公文包,是师部文书。”
…………
新中国成立后,蓝清森的祖母从一位姓马的返乡红军战士口中,最后一次得知了丈夫的消息。
在于都县宽田乡上堡畲族村,留存着大量红色记忆,以红色旧址为课堂,以红色故事为教材,建设“流动党校”,上好“流动党课”,从老中青队伍中培养大批红色宣传员、讲解员,红军后代蓝清森就是其中之一。
上堡畲族村里,每一处旧址都发生过感人的故事。林间蜿蜒清澈的小河、红军后方医院旧址、耸立的狮石山……无不见证着这个村庄在那个时代的轰轰烈烈。
“当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红军伤员,包括大厅、房间的门板都拆下来,当作床睡。”狮石山前,红军第七后方医院旧址门口,蓝清森讲述着祖母说起的过去。
▲红军第七后方医院旧址。摄影丨全媒体记者胡宇浓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决定以宽田为中心设立瑞西县。
红军第七后方医院从于都桥头乡搬迁至上堡畬族村,有7000余名伤病员留在宽田等地治疗。由于敌人的进攻,形势越来越紧张,这些伤病员除痊愈归队的外,剩下的都要分散到各家各户护理。
村里的人细心地照顾伤员,每一栋房子都是一个小小的“医院”,大家采取轮班的方式接力行动。
“每个伤病员都要有一个火笼”“每个人要有一床棉被”“每五天洗衣一次”……为妥善安置红军伤员,瑞西县委向各区乡发出一封信,提出照顾和保护红军伤员的九点要求。当地更是成立了两支以红军家属为主体的畬嫂洗衣队,一支挖草药的队伍,大大分担了红军第七后方医院伤员救治养伤任务。
有了上堡畲族村村民的倾囊相助和悉心照料,红军北上抗日时,红军第七后方医院3000余名病愈者编成了1个师开赴前线……
90载转瞬,红军故事被后人传扬。狮石山脚下,矗立着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着革命先辈。
“我的祖父蓝祖浩于1931年底加入红军队伍,在于都县银坑镇桥头一带组织征购军粮事务。”指着刻有祖父名字的纪念墙,蓝清森说。
当时,为巩固和捍卫苏维埃政权,党和苏区政府大力开展扩红运动,组织动员苏区的青壮年男子参加红军。从1932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先后三次掀起大规模的扩红运动。
在扩红运动和全村热血氛围的感染下,蓝清森的祖母王顺发鼓励丈夫加入长征队伍坚持革命。她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穷人谋利益的,我们得拥护”“你去吧,我等你回来”。
1934年,蓝祖浩随队从于都出发,义无反顾踏上征途……王顺发自己也加入了洗衣队,和队员们一起,为前方奋战的亲人做好后勤保障。
▲蓝清森指着祖父的名字。
“祖母就是在这里,为红军战士洗衣服的。”走到流水潺潺的河边,蓝清森说。
那时候每天清晨,洗衣队队员来到小河边,把红军伤员的衣服清洗干净晾晒后,再回家干活。她们洗的衣物将河水染得血红,鲜血染红了河水,泪水浸满了眼眶,那个时代的人用血和汗踏出一条光明大道。
岁月流转,印记依然。如今,河水依旧流淌,村庄旧貌换新颜。狮石山里,上堡畲族村179位革命烈士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他们守护过的地方。
责任编辑:黄岚
举报电话:0792-2781222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