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红色记忆之船滩篇:辽山脚下火燎原 英雄浩气照千秋

编者按:地处赣西北的山水武宁,不仅风景秀丽,生态绝佳,而且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1925年12月建立了第一个党的组织,1928年建立中共武宁县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宁革命更是烽火燎原。抗日战争时期,武宁人民拿起武器组织游击队抗击日寇。1949年5月30日武宁县城解放,武宁人民迎来新生……期间,党领导人民所经历的艰苦卓绝斗争,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将永载武宁史册。今年欣逢建党100周年,《山水武宁》特推出“武宁红色记忆”系列专版,和全县人民一同回顾我县的不凡革命历程,缅怀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梅友支部  燎原星火

从某种意义上说,武宁的党史是从当时船滩镇坎头村的梅友小学开始的,那里建立了武宁县第一个党支部——梅友支部。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回顾那段不凡的岁月。

在坎头村,傅姓是当地的名门望族。1912年,该村的傅梅友在石燕山下建造一座“贻庆公祠”,并在祠内面创办了一所小学——私立石燕小学。傅梅友原来在北京国子监任事,曾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隐居北京。后来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就在家乡以办教育为终身职业。石燕小学虽然只是一所山区小学,但在当时却很有影响,不仅是船滩,周边乡镇乃至修水、靖安、永修等周边县区学子都慕名前来求学。

作为维新派人士,付梅友思想开明,儿子傅庭俊深受其影响,后来考入江西省第一师范。1925年4月,恽代英受党中央委派到南昌开展学生运动,传播马列主义。他利用江西省第一师范学校学生联合会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吸引广大进步青年参加学生联合会。在该校读书的傅庭俊学习成绩好,思想进步,不久就加人学生联合会,并于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2月学校放寒假,傅庭俊回到家乡,利用父亲创办的小学作为建党的活动基地,并把学校改为梅友小学。通过一段时间深入工作,傅庭俊发展了教员丁时、张竞情、汪琢钦等4人加入共产党。并秘密建立了武宁县第一个党小组——中共梅友小组,傅庭俊为党小组长,隶属中共南昌特别支部委员会领导。1926年春天,傅庭俊仍然回到第一师范就读,党小组工作由丁时负责。在丁时等党员的积极努力下,在船滩的辽里、木皋以及温汤的小九宫等地相继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

1926年7月,傅庭俊毕业后回到梅友小学任教。在他组织下,以中共梅友党小组为基础,成立了中共梅友党支部委员会,傅庭俊任支部书记,张竞情任组织委员,丁时任宣传委员,支部党员有汪饮、周天友、周直联、汪植根、黎守一等。中共梅友支部成立后隶属中共江西地委领导。这样,武宁县第一个党支部正式成立。

由于党组织不断扩大,1928年初,中共赣北特委指示,在梅友小学成立特别支部。4月,中共武宁梅友特别支部成立,隶属中共赣北特委领导。为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强对全县革命斗争的领导。1928年5月,中共梅友特别支部改为中共武宁县委。8月,中共武宁县委改组为中共武宁区委。

中共梅友特别支部和中共武宁区委的成立,对领导全县革命斗争具有深刻的意义。有了党的领导,武宁革命星火燎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浴血辽山  浩气长存

船滩镇位于武宁西北方,集镇对面的辽山是和柳山齐名的武宁名山。唐肃宗年间,当地的曹和在山上建立“辽山寨”,反抗朝廷暴政。土地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船滩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1928年10月,辽里等地成立了一支由董垂皇负责的30多人的游击队,后来发展到一个连。他们惩办土豪劣绅,并积极开展没收寺庙以及封建会的财产等工作,是党的重要武装力量。

当时船滩镇发生很多武装斗争,特别是“辽田三捷”,在武宁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船滩是武宁西部重镇,辽田与集镇仅一河之隔,由于其区位特殊且便于陈兵布阵,又屡出地方“显贵”,故国民党军和民团长驻于此,成为围红军和残害革命群众的反动据点。1930年11月间,中共武宁县委调集游击队、赤卫队数百名武装人员,在红军两个连的授助下,分兵胡山、东坑、墈头三路进攻辽田,击溃辽田团防,俘敌20余人,毙敌3人。1931年2月,国民党又向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为配合红军主力进行反“围剿”斗争,红三师和县地方游击队共1000余人向辽田国民党驻军和当地民团发起猛烈进攻,敌伤亡20余人,余部败逃三都。为扩大和巩固苏区,同年9月,红三师三营与县赤卫军400多人第三次进攻辽田,国民党驻军两个排和劣绅邓介伯率领的民团大败而逃,是役毙敌30余名,俘敌11人,缴获枪23支、子弹2300发。

更让船滩人民倍感自豪的是,彭德怀、滕代远、萧克等革命先辈曾在那里浴血奋战。在辽里、黄沙、南岳等村一带,至今流传着他们的故事。在黄沙村村口,有一棵古柏,相传彭德怀曾系马其上。当地村民叫它将军柏,一直悉心呵护着。

革命斗争是非常残酷的,很多党员、战士和进步群众在斗争中流血牺牲。在南岳村孟赊源有个叫九剩犁的小村,当时红军组织群众正在开会,遭到化装为便衣的国民党军队和民团突袭。尽管奋起还击,由于猝不及防以及力量对比悬殊,红军和群众有七八十人全部壮烈牺牲,那个村庄后来也就荒废了。

船滩镇辽里村木皋的中国共产党南方革命根据地阵亡烈士墓,以及南岳村四角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那段不凡岁月的历史见证。南方革命根据地阵亡烈士墓建于1952年。碑文记载,1927年,彭德怀第五军在这里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地方游击队以及少先队、妇代会等组织,进行武装革命。墓中收葬了29名当时牺牲的烈士遗骨,当地还修建了木皋烈士纪念亭。南岳村四角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51年11月,原来位于该村的峡坡下。1974年4月迁到这里。纪念碑下面是烈士墓,76位在土地革命战争牺牲的烈士长眠于此。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南海精神 薪火相传

在船滩镇,革命先辈的精神得到了很好传承。新中国成立以来,该镇涌现了无数的模范先进人物,骆南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不仅是从船滩走出去的武宁县唯一的全国党代表,更是群众心中的大寨红花和移民创业先锋。

骆南海本来是浙江省建德县庵口乡千鹤村人,1969年因富春江水库建设,搬迁武宁并最终在船滩镇莲塘岭上自然村落户扎根。他先后担任了村支部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委员、县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务。

骆南海出生贫寒,但他时刻不忘听党话、永远坚定跟党走,凭借着艰苦奋斗的意志、开拓进取的精神,一辈子都在与最恶劣的生产条件作斗争。在浙江时,他带领千鹤村村民,成立了生产合作社并亲自担任社长。在当时劳动力极为缺乏的条件下,他突破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思想,鼓励男女同工同酬,充分发挥各年龄段劳动力的特长,把全社所有的水田和旱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在骆南海的带领下,千鹤实现了亩产量跨双纲,不仅创造了“千鹤奇迹”,同时也成为了“妇女半边天”思想的发源地。

迁到武宁后,他先落户箬溪新坪。仅用一年时间,就将原来的亩产300多斤提高了800多斤。1970年,柘林水库(如今的庐山西海)动工建设,他又搬迁到船滩镇莲塘岭上自然村。岭上土地贫瘠,当地老百姓这样形容:“冷浆田里禾浸死,山坡瘦地土冒烟”。当时最差的农田亩产只有100多斤,最好的不过400多斤。在极端恶劣的生产条件下,骆南海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带领村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科学种田,结果当年就实现了翻番,粮食亩产高达900斤。在骆南海带领下,短短二、三年时间,新安置点岭上生产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民们硬是把原来当地老表们没人愿种的山陇田、低产田变成了优质田、高产田,把原来阴霾弥漫的深山冷涡,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移民新村。

1972年12月12日,骆南海出席了江西省委工作会议,并向大会作了《热爱山区,建设山区》的典型事迹报告,表示“要在两三年内把岭上建成大寨式新山村”。他所撰写的文章也被国家和省级刊物纷纷发表。不仅骆南海个人成了农业先进典型,岭上也一时间成为了全国农业战线的胜利旗帜。1973年8月,骆南海出席了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为了弘扬骆南海的创业精神,船滩镇2019年在莲塘村建立了“骆南海精神传承馆”,作为党员干部的初心教育基地。

今日船滩  接续奋斗

近年来,船滩镇党委政府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加大了对梅友支部旧址、南岳烈士纪念碑、木皋烈士纪念亭等革命遗迹以及纪念碑亭的修缮保护。同时,将红色革命精神转化为发展动力,带领全镇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非凡成绩。

经济发展量质齐升。船滩镇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精准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不断积蓄发展动能。“十三五”以来,全镇累计新签约引进工业项目17个,总投资24.8亿元。为推动优势产业聚集发展,成立了大理石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实现入园企业6家。同时,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大力发展粮食、果蔬、茶叶等特色产业,建成虾稻共养、香芋种植、果蔬采摘、茶叶康养等特色基地9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

民生事业稳步提升。聚焦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贫困村辽里村稳定退出序列,全镇776户2209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摘帽。聚焦急难愁盼,不断提升民生福祉。建成了公立幼儿园、标准化足球场,完成了敬老院改造,修通了小学水泥路、船南公路、莲塘大桥、辽田大桥等路桥,防洪工程等水利项目圆满竣工。聚焦生态宜居,人居环境实现蝶变。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厕所革命,完成了美丽风景示范线创建,建成莲塘里、沙坪、油榨里等美丽宜居示范点,完成98个新农村点建设和长效管护。

文化建设繁荣兴盛。完成了集镇中心广场、文体广场及村级文体设施的建设提升,文体设施更加完善。先后组织开展了“喜迎十九大,共祝祖国好”文艺汇演、运动会、“辉煌七十年,奋进新时代”文艺汇演、残疾人运动会、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诗词书画展、“非遗之乡 奋进船滩”摄影大赛、“醉美金秋岁月 浓情幸福重阳”等文体比拼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向上向善氛围更加浓烈。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船滩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船滩人民将继续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在新征程上昂首奋进,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谢飞鹏)

责任编辑:聂鑫兰

举报电话:0792-278122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