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湿了,双手起皱褶”——武宁救治新冠患者一线护士自述

 护士叫陈水芳,80后,2008年参加工作,毕业于江西省卫校。

大年三十,刚准备起身去娘家吃年夜饭,此时,手机铃声响起,屏幕显示护理部主任的来电,说实话,我并没有立马接听,直觉告诉自己估计得去医院跨年了,犹豫了大概几秒,深吸口气接通电话,电话那头吩咐我准备好东西,马上要进去隔离病区,说有一位患者专家组正在讨论。挂了电话,紧接着拨打老妈的号码,告诉她:“妈,今晚不去吃年夜饭了,我去大姐家吃。”没有解释太多,也没给老人反问的机会,果断把手机挂了,因为怕老人担心,索性没有告诉实情。

简单的收捡几样东西,急忙骑着小毛驴赶到医院,如果没记错,那天还下着小雨。很快大家在感染二楼集合,领导对我们进行交代,(几天前已进行新肺炎和院感相关培训),盒饭就是大家的年夜饭,我们都没怎么吃,饭菜味道其实也不错,可能是因为大家胃口不怎么好吧。

在各位领导的陪同下,我们又很快来到了隔离病区,大家首先把自带的生活用品安置好。说实话,就在那时大家心里多少会有一点担心,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多了一件白大褂,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国难之时,没有理由拒绝,疫情就是命令、责任。

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最重要的任务是救治患者,只有做好自我防护,才能更好、才能有机会救治病人。进去隔离病房之前,外行人可能不知,要求头上带两层防护帽,两到三层口罩,防护眼罩,防护面罩,最里头穿洗手衣,中间穿连体防护服,最外头穿隔离衣,脚上穿防护鞋,外面加一层一次性鞋套,双手必须带双层手套。各自迅速穿戴好防护用品,刚准备踏入隔离道入口,顿时被一个有力的声音叫停,“等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解院长,解院送给了我们每人一个大大的拥抱,给予我们力量、勇气、温暖。

图片来自武宁县人民医院

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十,这期间有许许多多人和事值得我们回忆,先说说那些新冠肺炎的受害者,年龄最小的才2岁,年纪比较大的也就40来岁左右。患者刚进入隔离病房时,看的出来他们内心是焦虑的,遇到这种事谁又不会焦虑呢?甚至是恐惧吧!不过经过多次的交流沟通和及时治疗,慢慢的每个人的情绪都放松了不少。为了方便更及时的交流,我们建立了一个医护患微信群,病人可以随时反馈病情,分享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患者生活用品的需求,医院都尽量想办法满足,还可以发一些鼓励的表情包,这使得护患的关系融洽起来,患者的精神状态非常好。他们每天都积极配合治疗,小女孩也不例外,在爸爸的鼓励下,每次都会顺利的完成雾化治疗,病毒不分年龄,坚强更不分年龄。每每看到小女孩就情不自禁想起小女儿,她们年龄差不多,每次打电话或是视频时,总会问道:“妈妈还在打针啊?还在医院吗?”入隔离病房这件事除了孩子爸爸,我没敢告诉任何人。

再来说说我的同事,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她们对我的照顾,由于眼疾,为了不影响眼睛,头几天,姐妹们没有让我接近患者,为了保护我她们冲在了最前面。

还有就是每次穿防护用品之前,必须解决好生理问题,进去隔离病房后,如果因为上卫生间就必须更换一套防护用品,那就太不划算了,一套防护用品成本也不低,尤其现在物资紧缺,缺人缺物之时,大家都是尽量能省则省,决不允许浪费。为了留给进去污染区同事用,我们进去半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时都舍不得穿防护服和带N95口罩。卸下全身装备那一刻,才发现内衣湿了,双手起皱褶了,脸上刻下了又红又深的痕迹,有时到了第二天也无法消失。不过没关系,相比在武汉战斗的每位战士,这点痛又算什么,瞬间觉得我们是多么的幸福。

同时也很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生活用品和食物都不缺,食堂叔叔也总是问大家:“想吃什么,尽量想办法给你们做。”生怕大家吃不好、吃不饱没抵抗力。虽然这是个有点特别的春节,说好的陪伴,约好的团圆饭,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多少人行走在抗疫情路上,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过年年年都有,过了今年明年依然可以继续,更何况这个冬天并不缺关爱、牵挂和温暖。

最值得一提的事就是经过十来天救治的阳性患者,已回归家庭,房间能隔离病毒,却隔离不了人心。希望在不久的日子,在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战胜疫情,武宁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陈水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