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相融更相宜

——鲁溪镇双新村发展农业产业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春风送暖耕作忙。近日,在鲁溪镇双新村武台山茶叶基地,3500亩排列整齐的高山茶叶正在吐露新芽,50多名戴着口罩的工人分成几个块,抢抓春光栽种茶苗,好一派防疫春耕图。

站在山顶看着忙碌的工人,江西武台山白茶基地负责人费根弟长舒了一口气:“经过十几天的追赶,我们已种植茶苗160万株,茶园的春肥全部施到位,终于把因为疫情落下半个月的工期赶上了,春光不等人啊!”

近年来,鲁溪镇双新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目前已形成高山白茶与高山辣椒“一绿一红”为主导,其他产业作补充的产业格局。

绿色茶叶: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双新村是典型的高山村,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距离集镇15公里,而且都是蜿蜒盘旋的山路,山上茅草丛生,农民生产生活都很不方便。

双新要想发展,必须发展产业!这是鲁溪镇及双新村两级干部的共识。双新虽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但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山地多,而且气候、土壤都适合茶叶生长,可以发展茶叶产业。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镇村两级干部有意识地外出招商,吸引外资来开发茶叶产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由浙江客商投资的武台山白茶基地正式落户双新,基地主要种植安吉白茶、黄茶、庐山云雾茶等品种,目前已种植茶叶3500亩。2019年加工白茶250公斤,今年预计采收白茶1500公斤,茶叶销往浙江、上海、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费根弟说:“我们的茶叶受到市场的欢迎,完全有信心把我们的茶叶基地做大做强,打造成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在武台山茶叶基地的辐射下,2019年,另一家浙商成立了泰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落户双新,已种植白茶1400余亩。截至目前,双新种植茶叶5000余亩,一个现代化茶叶产业正在逐步形成。

红色辣椒: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产业

在位于双新村冯家寺自然村的江西泰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辣椒加工厂,十几位工人正在炸辣椒、灌瓶、装盒,一切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库房里,一箱箱成品整齐地码放。厂长刘显坤兴奋地说:“虽然由于疫情的原因,物流不通畅,但我们厂今年还是接到几百箱的订单,其中菲律宾有个订单就有500箱。”

江西泰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辣椒加工厂依托双新村的高山辣椒产业。由于高山昼夜温差大,双新产的高山辣椒肉质肥厚,口感绵软,回味甘甜,深受市场肯定。该村有种植辣椒的传统,只是没有形成规模,难以成为拳头产品。针对这一情况,镇村两级一方面积极鼓励当地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向外引进外资开办辣椒加工厂,采用“企业+大户+千家万户”的方式,大力发展高山辣椒产业。

为扩大双新辣椒的知名度,让双新高品质的辣椒走向市场,该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请省、市、县媒体集中宣传,举办高山辣椒节等方式,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2019年,双新村共采摘1500余吨鲜辣椒一售而空。同时,由浙江客商投入400万元开办的辣椒加工厂也于2019年8月正式投产,年可生产辣椒酱20万瓶。辣椒的深加工不但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还解决了产品销售难问题,解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今年,我们村准备种植高山辣椒2000亩,现在正在平整土地,3月中旬就可以育秧了。”双新村党支部书记柯有信说。

红绿产业助农增收

农业产业蓬勃兴起,带动有条件的农民加入发展。柯美清就是其中一位,原本在外地打工的他,2019年,回家承包60余亩土地,种植辣椒,虽然去年由于罕见的干旱天气,辣椒减产,却也有15万元的纯收入,柯美清心满意足,今年预备扩种到100亩。

如今,双新村有4户辣椒种植大户,种植面积达400余亩,他们都是本地的农民。

农业基地的发展,也拉动了农民就业。如今的双新农民只要不到外地打工,就在武台山白茶基地、泰地农业公司及辣椒基地务工,收入颇丰。柯善淮、汪金花是一对残疾人夫妇,贫困户,由于肢体残疾外出务工不方便。自从村里引进了白茶基地后,夫妻俩就在基地务工,一年的务工收入达6万余元,一举脱贫。像柯善淮夫妇这样在白茶基地务工的农民达120人,贫困户就有24人。

贫困户杨银花夫妇都在辣椒加工厂务工,妻子做辣椒加工,丈夫做小工,夫妻俩一个月收入达5000多元。该工厂18名务工人员当中,有5人是贫困户,其中两人是残疾人,他们都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在广袤的田野耕耘,在辛勤的汗水里收获。勤劳的双新人在产业的引领下,迈开追赶春天的脚步,迎来幸福的未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