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宁公共文明公众安全实现“双提升”

在江西省公布的2018年度全省公共文明指数和公众安全感测评中,江西省武宁县分别排名全省县域第五名和第十名。公共文明指数和公众安全感全省排名“双提升”并位居前列的背后,是武宁县连年以来“和谐人文生态”的着力构建。

武宁县2016年提出,以更实的举措增进民生福祉,构建和谐人文生态,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平安建设”作为其中两大工程常抓。为此,武宁县突出群众主体,借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活动培植群众的主人翁感,激发其参与感,增强其获得感。2017年武宁县启动环湖风光带打造后,有市民建议沿湖建一条绿道,既可添景又可供市民运动健身。尽管工程已在建设中,但县委、县政府还是采纳建议,重新设计改建湖滨桥,以保证新增绿道的完整通畅。虽然整个项目推迟了竣工,但让市民收获了好环境,政府收获了信任和感谢。

美丽小城处处美,人文和谐是关键。为扩大市民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等“四城同创”活动的积极性和覆盖面,武宁采取行政方式和社会志愿行为“双管齐下”。组建20多个“心连心”联合党支部,让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网格中,参与城市创建。同时,倡导各类社会团体志愿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进步,注册志愿者达3.7万人,有的爱心艺术团每周到城乡敬老院义演,有的机关干部经常八小时外到街口维持交通秩序。

平安家园时时安。武宁县把提升公众安全感作为增强百姓幸福感的基础工程,自2016年开始,连续开展“访民情、促和谐”干部大接访、大走访、大回访“三访”活动。

大接访化解了群众矛盾。常态化坚持每天一名县领导到接访大厅坐班接访,制订落实县领导和责任部门包案化解制度,对群众反应激烈、涉及部门较多的信访事项,邀请各责任部门共同到场联合接访,现场解释疏导,推动问题及时当面解决。

大走访震慑了违法犯罪。按照“县领导包乡镇、政法干部进社区、乡村干部到村组”和“党员干部走亲友”的部署,实现了企业和城乡家庭走访全覆盖。重点抓住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治安突出问题开展“两抢一盗”“缉枪治爆”等一系列严打活动和“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和酒驾等专项整治行动,大批安全隐患得到消除。

大回访赢得了群众满意。依据群众呼声,通过优化服务质量、完善技防体系、实现网格管理等举措,提升群众满意度。在全省率先推出“公民身份证到期、到证提醒”服务,出入境窗口引进24小时自助签注机等智能化设备,诉讼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和网上诉讼功能,逐步让群众办事“一次办”“一次不跑”。 (记者刘小荣 通讯员胡久雄、王怡荣)

扫一扫关注“山水武宁”客户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