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石门楼镇多措并举让贫困户易地搬迁 “搬”出幸福生活

中国江西网/九江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张群报道:“我以前带着两个女儿住在大山里,做梦都想进城住上楼房。现在好了,在党的关怀下,我们一家3口住进了新房子,周围学校、医院、超市配套齐全,而且就业方便,实在是太幸福了!”54岁的武宁县石门楼镇田铺村搬迁户邹志平如是说。

为了改善特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啃下就地脱贫困难、返贫率高这块“硬骨头”,武宁县石门楼镇党委、政府把易地搬迁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法,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的原则,通过移民搬迁与就业扶贫、后续跟进相融合,多措并举,整合政策资源,让移民搬迁户不但搬得出,而且能致富、稳得住。贫困户邹志平的脱贫致富路便是这其中的一个典型缩影。

移民搬迁与就业扶贫相融合,让贫困户能致富

邹志平原为武宁县石门楼镇田铺村1组村民,膝下两个女儿,身体较差,加之2000年其妻子患大病去世,巨额的医疗费更是将这个原本平静的家庭彻底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由于小孩年纪小,邹志平只能靠在家务农和打零工为生,一边还债一边照顾家庭。

“那时生活真是苦,总觉得天塌了,没希望,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每每回忆过往的点滴,邹志平这个坚强的男人总是眼角泛着泪水。2016年,邹志平在第一书记和田铺村两委的帮助下,积极响应武宁县石门楼镇党委、政府的号召,选择搬迁至武安锦城,从此生活步入快车道,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为了让搬迁户能够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武宁县石门楼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武安锦城安置点靠近工业园区与县城的优势,通过与用工企业联系,打造“企业+易地搬迁户”的模式,组织临时招聘会,让每一个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众都能与企业无缝对接,实现本地就业。“自2016年以来,我们全家3口都有了稳定工作,现在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比一年好,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邹志平反复说道。截至2019年,邹志平全家的人均纯收入已从2016年的不足2000元增至近30000多元,翻了十多倍,并于搬迁后的第二年成功实现脱贫。

移民搬迁与主动跟进相结合,让贫困户稳得住

“武安锦城正对面学校、医院、商场、企业一应俱全,看病、买东西、就业都方便,以后我女儿的小孩也不愁读书远,因为我们就是学区房。”搬迁户邹志平对安置点周边的配套设施赞不绝口。

“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搬的不只是房屋,更重要的是搬迁后的生产、生活保障等问题。”武宁县石门楼镇党委书记付梅学在全镇扶贫工作会上多次指出。“我们要充分尊重民意,兼顾搬迁户基本居住功能和生活品质要求,帮助困难群众尽快融入当地生活,进而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

为了消除搬迁户的“后顾之忧”,打通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公里”,武宁县石门楼镇党委、政府先后组织各村开展“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月”活动。一方面对搬迁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了解他们当前的困难,并赠送粮油、棉被等生活必需品,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另一方面,要求帮扶干部利用空余时间,在贫困户搬迁后的一个月里,每周定期与搬迁户联系沟通,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走访入户入“心”,全面提升搬迁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刚来的时候还有点不习惯,多亏了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邹罗的帮助。在装修期间他不仅以低于市场价替我联系熟人装修,还到建材市场一家家砍价,帮我以最低价买来装修材料,让我节省了一大笔钱。后期他又送来粮油、大米等慰问品,甚至还帮我找到了工作。正是镇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关心,让我们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邹志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满脸幸福地说道。“三年多来,田铺村甚至是石门楼镇搬迁到这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周围到处是熟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全因党的政策好!”

“挪出穷窝,搬进新房,好的硬件能让贫困户‘搬得出’,好的软件更能让贫困户‘稳得住’。我们只有时刻怀着为民之心,才能让帮扶不走过场,真正入户入心。”武宁县石门楼镇镇长应明在扶贫推进会上强调。

确实,帮扶要讲求方式方法,不仅要精准,还要精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细活,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在今后的工作中,武宁县石门楼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前行,使帮扶工作更加人性化、精细化,让贫困户在细微处感受到党的大温暖,促使如石门楼镇田铺村邹志平这样的搬迁户们在易地搬迁中“搬”出幸福生活,进而让扶贫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武宁县石门楼镇供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