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丰傩服“以画入绣”传承古韵

南丰傩服形制复杂,展现出古朴原始的独特风情

傩诞生于我国古代祭祀文化活动,诡谲神秘。随着时间流转,傩已演变为一种文化表演,成为以反复夸张的动作、艳丽的服饰为主要特色的另类戏剧形式。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所穿傩服与所戴面具能使表演更富有冲击力和震撼力。

江西南丰傩服具有纹样古朴、色彩明艳等独特风情,散发出奇特的魅力,自古便颇具盛名。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南丰傩服的制作工艺日渐精进,色彩更趋于丰富,整体装饰效果也更加多元化,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呈现出创新性变化。

傩服饰始于西汉初期

关于傩服饰,我国最早的记载见于儒家经典《汉书·礼仪志》中的“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形容负责驱疫的方相氏身披熊皮,头套面具,面具上有黄金铸成的四只眼睛,上衣玄色,下裳朱色,执戈举矛,率领众奴隶驱逐疫鬼精怪。

地方文化研究专家曾志巩曾走访南丰200多个村庄、考察180多个傩班。据其介绍,傩服饰是随着傩文化的诞生而出现的,一般认为始于西汉初期,至唐代逐渐走向成熟。

“唐代傩服饰的发展源于当时宫廷对于傩舞的推崇。唐玄宗颁行的《大唐开元礼》中,对州县傩进行了统一规范。”曾志巩介绍道,“这一规范使得宫廷傩服饰更加精致、华丽。”当时,南丰县广为流传傩礼习俗,对傩服饰进行了大体规范,这对南丰傩服饰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南丰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汲取了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美学、舞蹈等多种学科精华,积淀了丰厚的底蕴,其不仅保存了古老的驱逐疫疠的祭祀内容,也融合了明清社戏娱神乐人的特性,备受百姓欢迎。

南丰织绣工艺发达

宋代,是南丰傩服饰发展的“黄金期”。那时,不仅宫廷对傩倍加推崇,民间的傩表演也极为活跃。

南丰县博物馆馆长揭小华介绍称,宋室南渡后,赵氏宗室濮安懿王的后裔及一些宗室子流寓南丰,他们的家乐艺妓和流散艺人带来了在汴京盛行的说唱、歌舞、杂剧等技艺。宋末诗人刘镗曾作《观傩》诗,详细生动地描绘了大户人家堂舍内表演傩戏的情景。

两宋时期,傩服增添了书画元素。据宋代孟元老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汉族风俗人情的著作《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后期宫傩“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抢龙旗”。

随着宋代宫廷对于傩戏的大力推崇,傩服的制作也越来越讲究。“宋代,书画艺术达到高峰,傩服也逐渐融入了鲜明的书画艺术特征,加上当时南丰织绣工艺发达,南丰傩服基本都是织绣而成的,当地富有创新性的以书画入织绣的形式,在傩服发展史上有着突破性意义。”揭小华介绍道。

据了解,当时全国傩舞以南丰傩舞为主流,京城内宫廷舞者大多为南丰舞师,从而引发全国各地傩舞服争相模仿南丰傩服。明初,一度因元蒙统治而中断的南丰乡傩很快便恢复古礼,当时的迎春、立春仪式中,常有南丰傩舞出现,热闹非凡。因此,傩服的形制与种类在宋明时期已相当丰富。现今南丰地区大部分傩服都继承了明清时期的风格。

南丰傩服款式繁多

南丰傩服款式繁多,主要表现在内容与形式、色彩与纹样、面料与工艺等方方面面,强调因角色而异,并依据不同人物的从属、性格及社会地位配备不同的服装。

南丰傩舞传承人叶根明告诉记者,根据南丰傩的形式,可将南丰傩服分为大傩舞服、竹马舞服、和合舞服、八仙舞服四大类;若是从内容组成上划分,则有衫、袍、背心、甲衣、裳、裤、蟒袍等。南丰傩服的款式、造型讲求美观,表演时与赤帻黄巾、傩面具等搭配,带给观众别具一格的视觉享受。

为配合舞台灯光等,南丰傩服在传统基础上有了创新性变化

叶根明说,南丰傩服凝聚了千锤百炼的地域文化和淳朴坚毅的精神风貌。如红花衣裳类,目前以石邮村为代表。石邮人“跳傩”时,身着这种红花衣裳——短衫前襟掖于腰裙内,后襟留于裙外,腰间系红色腰带,搭配黄、白头巾及傩面具等,跳“开山”、“大神”(大角)、“小神”(小角)时,腰裙前两片裙角要掖于腰带内;又如红袍背心类,以上甘坊为代表。“跳傩”时,“大神”皆穿红布长袍,“小神”上穿杂色背心,都配红头巾,腰间多束腰带,下穿红裤或便裤。而戎服披甲类只在当地罗家堡才有,将戎服与戏曲服装的甲衣相结合,是南丰傩服中形制最丰富的一类。

另外,当地傩服还有红布长袍、杂色背心、花衫红裤、戏曲服饰、朱衣战袍、素色长袍、黄袍马甲等。“南丰傩服种类繁多,堪称中国戏剧服饰最为繁复的品类。不仅男女傩服各不相同,不同班底、不同傩戏均有不同服装。”揭小华感叹道。

南丰傩服以红色为主色调

南丰傩服的颜色以红色为主色调。古时,红色又被称为“绛”“赤”“朱”“丹”,其中,“绛”“赤”是红色系中的重要色彩,也是南丰傩服的基本颜色。

叶根明说:“南丰乡民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他们的最大威胁来自天灾,红色不仅在色彩上有着鲜明的特征,更寓示着喜庆、热情、积极,祈求人丁兴旺。”

对中国传统图案纹样的运用,也是南丰傩服的艺术特色之一,这些图案包括花鸟、走兽、风雨雷电、山水、文字、植物等,又多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借助某种物品寓其善美,或以某种物名之音谐其吉瑞之词,创造出的图案被称为“吉祥纹样”。

南丰傩服的纹样纷繁庞杂,排列组合灵活多变,视觉艺术表现力极强,是古代传统纹样与地域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表达了南丰人纳吉求祥、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

“南丰傩舞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后,俨然已成为我国艺术文化遗产史上的瑰珍,傩服与傩面具一样,是傩舞最重要的物质载体。”曾志巩道。

傩文化曾因政局动荡陷入大萧条境况,加上老艺人相继离世,后继无人,使得南丰傩服也遭遇过低迷困境。上世纪80年代,南丰傩班重新涌现,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各乡镇开始重新制作傩服、傩面具,传统傩服制作工艺也随之复苏。据叶根明介绍,如今,随着民间手工刺绣技艺日臻完善,当地傩服的制作在古代大襟衫、袍、背心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配合舞台灯光效果,南丰傩服面料的色泽和色彩更加鲜亮,除了红、黄、蓝、黑、金等色彩较为浓烈的演出服饰,还有原汁原味传承古老傩仪、具有厚重历史感的传统服饰。

随着傩舞在全国乃至世界越来越知名,南丰傩服也渐渐成为一种标志性文化符号。

责任编辑:黄岚

举报电话:0792-278122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